以下是含有肺阻塞的搜寻结果,共50笔
肺阻塞或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长年位居台湾十大死因之一,在民国113年,死亡人数已超过6000人。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4日发布一项针对1240名肺阻塞者的调查报告。这些患者中,高达61%都有心血管共病,提醒患者戒菸,远离致命风险。
台湾40岁以上民眾肺阻塞(COPD)盛行率高达9.5%,推估患者超过百万人,但部分民眾可能因症状不明显而未就医诊断治疗。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推广「一分钟登阶358」概念,1分钟内爬50阶为标准值,超过80阶则表示肺功能佳,若未达30阶则为高风险族群。
根据统计,慢性肺阻塞长期高居国人十大死因第7名,每年将近5000人因而死亡。除了使用西药支气管扩张剂、类固醇、去痰药之外,其实中医也有很多药材可帮助改善病情。天宝中医诊所院长陈霖光医师近日诊治数名慢性肺阻塞患者,结果显示多种中药对缓解病情有很大帮助,包括栝蒌、杏仁、贝母、款冬花、桔梗、五味子、党参、熟地黄等等。其中病患黄先生原本连爬上2楼都会喘,中药治疗后不但咳嗽痰喘改善许多,甚至还可骑脚踏车去运动,可说疗效明显。
厨房油烟对健康危害相当大,不亚于二手菸。医师胡皓淳指出,煮饭产生的油烟是隐形健康杀手,长期吸入会刺激呼吸道并损害肺部功能,除了可能引发慢性咳嗽、支气管炎及气喘恶化、肺阻塞外,还会大幅提高肺癌风险,普通的窗户通风是无法完全排除危害的。
暑假期间,许多民眾喜欢外出爬山,医师提醒,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任何人都可能因缺氧诱发「高山症」,典型症状为头痛、噁心、呕吐,可透过药物预防高山症,注意避免剧烈活动、喝酒和吃安眠药;若症状持续甚至加剧,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下山。
根据卫福部统计,2024年台湾因癌症、心臟病、肺炎、脑中风、糖尿病等疾病,就夺走了成千上万条宝贵性命。营养师透露,最新研究指出,一些看似难以预防的重大疾病,背后有惊人的共同点,就是错误的日常饮食习惯,其中台湾成年人平均每日盐摄取高达9~10克,是建议值的2倍以上;食用加工肉品则与大肠癌息息相关。
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营养师薛晓晶表示,研究发现,不论是癌症、心臟病、肺炎、脑中风、糖尿病等国人十大死因,背后都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就是错误的饮食习惯,如果能将每日盐摄取降至5公克以下,或少吃加工肉品,就能明显降低高血压或大肠癌发生的风险。
台湾火力发电全开,严重空污被批逼民眾用肺发电,环境部长彭启明近日在立院答询时被问到空污问题,竟称家庭主妇煮菜也是空污来源,让网友全都傻眼,胸腔科医师苏一峰也忍不住吐槽,胸腔医学会有推出「空气污染手册」,他刚好就是该手册的编辑,推荐官员不懂的话可以上网免费下载阅读。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再起,胸腔科医师苏一峰分享他遇到某位疑似确诊的病人,因为咳嗽太过严重的关系,竟在猛咳后听到胸腔传来「啪」的声音,接着右胸就出现剧痛,检查后才发现患者竟是肋骨断裂的情形。
台湾登山风气盛,不少人有登百岳目标,具备充足的医疗知识至关重要。有网友分享,高山症或情绪紧张时可使用氧气制造机,台湾家庭医学医学会医师曹玉婷说明,遇到高山症或高原反应,氧气制造机可作为辅助,但不建议一直使用,正确做法是感到不舒服时就下山,以降低不适感,或事前先服用预防性药物,更为妥当。
从指甲可以看出身体健康情况,出现凸起直条纹、白色横条纹、白斑、变薄凹陷、易断裂等情况,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讯。营养师高敏敏指出,不同的指甲症状有不同的健康情况,可以试着吃进正确的营养素来改善,像是出现白斑,可能是压力大、劳累导致,应补充锌和维生素C。
月牙不见代表身体健康出问题?不少人都有这样的迷思,医师张适恒指出,大部分时候没有月牙,是正常的,但如果全部手脚指都没看到,可以考虑检查一下是否有贫血或肾臟问题。此外,月牙变成红色、指甲上出现多条粗细不一黑色直条纹,就要留意是不是身体出现状况,如果出现变色与黑甲症,要及时就医。
87岁周游(阿姑)和小10岁老公李朝永恩爱甜蜜,今年要迈入结婚47周年,第二任前夫张育安惊爆卧病在床,目前在加护病房插管,阿姑对此向《中国时报》感慨,前夫其实4年前就差点病危,幸好有救回,她在1年多前有去他家探视,「他都不认识我,还说一些都听不懂的话,心里真的很难过。」她基于道义每个月匯1.5万元生活费,已经行之多年。
歌手方大同于21日离世,享年41岁,今天(1日)消息曝光,让粉丝相当震惊、难过。据了解,方生前曾因气胸问题而多次住院治疗。胸腔科医师苏一峰稍早发文表示,一次气胸就有六成机会发生第二次,之后发作会越来越容易。他也提醒,有3种情况会造成气胸死亡的高风险。
许多民眾认为喘、咳、痰只是小感冒,但若症状长时间未改善,可能是其他健康问题的警讯。亚东医院胸腔内科主任郑世隆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肺部慢性发炎的疾病,不仅影响肺功能,还可能引发心血管共病,进一步增加心臟病风险。
在台湾有超过84万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每年夺走6000人性命。COPD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痰液增加症状,导致气流阻塞,加重呼吸困难,还可能面临心臟衰竭、肺炎、肺栓塞等恶化情形。医师指出,约半数COPD患者即使接受标准治疗,仍会经歷急性恶化,而研究显示生物制剂可降低恶化发生率。
国内目前仍处于流感流行高峰期,台中医院胸腔内科医师黄仲儒表示,近2周流感併发重症的患者,都没有打流感疫苗,眾多患者中,有一名为67岁的退休公务员,坚信运动可以强健身体,不需接种疫苗,没想到染流感后併发重症,在加护病房治疗8天才康復出院。
根据研究指出,肺阻塞位居全球十大死因第3名,每年死亡人数近300万人,目前台湾肺阻塞病人面临着高死亡率、高住院率、高恶化率及高共病率的「四高问题」。高雄医学大学与彰化基督教医院携手开发能预测肺阻塞病人急性恶化的AI模型,对预防急性恶化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
照护失能或年长长辈要注意,卫福部彰化医院近日收治2名车祸卧床及中风患者,因呼吸急促、发高烧被送急诊,检查发现分别是因假牙及花生卡进右上肺叶支气管,且研判事发超过1周,医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取出异物,抢回性命,医师提醒,此类患者吞咽功能退化,照顾时要更加小心注意。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位居全球十大死因第3名,每年死亡人数近300万人,我国2023年则有6000人死于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进行全台千名肺阻塞病人普查,发现不抽菸者的中重度肺阻塞恶化风险下降29%、心血管恶化风险下降22%,呼吁正在吸菸的民眾,无论是否正面临肺阻塞疾病,都应尽早戒菸。